当前位置: 首页 > 考试资讯 > 普通专升本 > 26年湖北专升本社会工作专业高频考点整理(三)
26年湖北专升本社会工作专业高频考点整理(三)
来源: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:2025-09-07
摘要: 《社会工作概论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, 涉及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及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、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,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。
《社会工作概论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, 涉及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及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、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,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。
一、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:
(1)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人道主义的张扬
(2)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
具体:1.整个社会被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,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
2.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
3.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萋款饴董,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,利已主义得到充分扩张。
4.社会问题大量出现。
二、社会工作的内涵:
(1)内涵:是根据助人的价值观念,运用科学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
(2)定义: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,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,运用科学的方法,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,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,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的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。
三、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:
(1)社会工作者:他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,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,没有社会工作者,社会工作就无从谈起。
(2)受助者:也成服务对象、工作对象。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,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。
(3)社会工作价值观: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(利他主义,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)
(4)专业关系:社会工作者基于专业服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立的关系。
(5)助人活动:它是社会工作的关键,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,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。
四、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含义:
(1)社会工作实践又称社会工作实务,是指社会工作者火社会工作机构介入有问题的社会生活,并促使其改变的专业活动。
(2)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又称社会工作范围,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。
五、“社会一心理”模式:
这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。其核心观念是“人在情境中”。它帮助社工整体地去了解、认识案主,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,又与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。
六、危机干预:属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。
危机干预则借用简单心理治疗的手段,帮助当事人,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,恢复心理平衡,安全度过危机。干预的对象不一定是“患者”,尽管大多数国家将此列为精神医学服务范围。干预的最低目标应是保护当事人,预防各种意外,故常动用各种社会资源,寻求社会支持,
七、操作性条件反射:
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过程,其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来强化某种反应方式。这种学习往往是学会一种操作过程,故称操作性条件反射。
欢迎关注【普本课堂专升本】公众号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。